為進一步增強青年教師教學和科研能力,助力其成長成才,11月24日下午,材料學院邀請校關工委“行知驿站”老教師于材料樓512會議室與青年教師座談交流。退休老教師謝春生教授和王宇教授受邀參加座談交流活動會,會議由材料學院黨委副書記楊海濤主持。
謝春生、王宇教授介紹了此次座談會目的,希望幫助青年教師盡快實現身份和崗位轉變,早日融入教師行列,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青年教師根據自己存在的問題,與老教授們開誠布公地座談交流,并表示在教學、科研和個人發展中存在以下的主要問題:1.課堂教學難以完全掌控,如講課内容不夠生動,時間安排不夠合理等。2.學業導師指導“困難學生”經驗不足,如挂科學生,少數民族學生等。3.本科畢業設計學生主動性不強,提升學習成效有限。4.科研項目申報難,“産學研”合作無路徑。5.職稱評審及個人發展問題等。
針對青年教師普遍存在的問題,謝春生教授結合自身幾十年科研工作經曆以及參加省、市級項目評審、科技獎勵評審的經驗,就青年教師如何平衡好教學和科研工作,實現自身發展等方面,分享了自身體會。一是青年教師要努力站穩講台。“教書育人、立德樹人”是教師的根本任務,新教師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學中,注重課前備課,課堂的教學藝術、管理和課後作業等環節,提升教學質量,成為教學名師。二是青年教師要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與學生交朋友,針對“困難學生”,要做到“嚴管厚愛”,并走進學生“心中”,取得信任,才能助力其成長。三是青年教師要搭建自身科研平台。将教學和科研相結合,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他強調搞科研是一個積累的過程,要注重找準科研方向,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同時,鼓勵青年教師走出去,與企業合作,開展産學研項目,共同申報項目,提升自身科研水平。
王宇教授結合自身教學和科研的經曆,向青年教師提出以下要求:一是快速适應新身份、新崗位轉變。青年教師要盡快實現“學生”向“教師”的身份轉變,“學習”向“教學”的崗位轉變,進而實現自身的精準定位。二是堅持“老師、家長和學校”三方聯動,助力學生成長。針對“困難學生”,要了解其挂科、不學習的原因,開展“三方”聯動,并利用好各方資源,進行摸底并掌握學生學業情況的第一手資料。青年教師要堅持做到學生分類輔導,針對困難做到有的放矢,共同提高培養大學生的實效。三是建立“傳幫帶”機制,提升培養效果。針對青年教師在教學、科研和個人發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助教”培養為基礎,深入結對,并做好“傳幫帶”工作,助力青年教師成長成才。
楊海濤副書記做總結講話,她感謝老教授的傾情付出和無私奉獻,同時對青年教師提出以下希望:一是要樹立“家國情懷”理念,在“教書育人、服務社會”中實現自身價值。二是要注重團隊合作,在“教研室活動、教學實踐”中實現教學創新。三是要化壓力為動力,在“教學科研、個人發展”中實現自身成長。四是要注重資源整合,在“學科競賽、科研報國”中實現個人成才。
通過老教師的“傳幫帶”和座談交流,青年教師們開展教學科研工作的視野更開闊,問題意識更清晰,解決方法更明朗,并表示要向陶行知和老教師學習,“捧着一顆真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做一位“四有”好老師。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增強了青年教師對教學科研和個人發展的信心,為學院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和重要保障。
(撰稿:趙立軍;審稿: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