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投注官网下载具有70餘年的辦學曆史,其焊接專業1953年開設于上海船舶工業學校時期,為全國最早設立焊接專業的3所學校之一。現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下設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材料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獲評B-;材料學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USNews材料科學學科最新榜列大陸高校第61位,材料領域Top 1%論文數排名第46;連續入選三期江蘇省優勢學科建設工程;“軍用關鍵材料”入選工信部國防特色學科。設有焊接技術與工程、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電子封裝技術、功能材料6個本科專業,其中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是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教育部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江蘇省A類品牌專業和特色專業,武書連排名連續多年全國第二(A+);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入選江蘇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焊接技術與工程通過工程教育論證。
學院擁有一支高水平的江蘇省優秀學科梯隊,先後湧現出全國焊接領域著名專家沈世瑤教授,全國金屬材料知名專家、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獲得者劉和法教授,船舶行業及武器裝備系統著名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獲得者蔣成禹教授,全國特種金屬材料領域著名專家謝春生教授等優秀教師。現有教職工170餘人,其中,國家級人才3人,省級人才39人,教授37人,副教授60人,博導27人,碩導140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人,江蘇省特聘教授3人, 江蘇省“333工程”科技領軍人才3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8人,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12人,以及“高效焊接技術裝備”“材料化學”2個江蘇高校“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特種焊接及裝備”1個江蘇高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
學院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以教學、科研為中心,融合“學科建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實驗室建設”四位一體,注重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學質量,注重培養人才的創新能力。建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江蘇科技大學高效焊接技術聯合實驗室、江蘇省先進焊接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現代焊接技術科技公共服務平台、江蘇省高效焊接工程中心、江蘇省船舶海洋裝備表面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共享國家級船舶與海洋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江蘇省船舶先進設計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
學院堅持 “船舶、海洋、國防”辦學特色,服務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助力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秉承“立足江蘇,服務社會,資源共享,強化開放” 的理念,推進産教融合。積極參與重大工程,攻克關鍵技術問題,實施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與國防建設,成績顯著。參與了“981”海洋平台、“天鲲号”挖泥船 、“蛟龍号”載人潛水器、國産航母等大型水面和水下艦船,以及“天宮一号”“長征五号”和“載人登月”等重大工程;牽頭主持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2項、工信部高技術船舶項目2項、 工信部先進制造業集群1項,以及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研究計劃、省基礎研究計劃、省重大科技攻關、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等項目300餘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項、二等獎2項(參與),中國專利銀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7項,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級學會特等獎2項、一等獎3項;發表SCI/EI高水平學術論文1000餘篇。依托中國船舶海洋産業知識産權聯盟、中-烏船舶海洋産業跨國技術轉移中心,獲授權發明專利267件,轉讓117件(轉讓率43.8%),為學校跻身中國高校專利轉讓第23名發揮了重要作用。
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1970餘人,其中博士和碩士研究生660餘人,留學生10人。近三年學院本科生升學率40%,其中考入雙一流大學比例55%。2024年1個本科生黨支部升學率100%,專業升學率最高的達60.48%,包攬全校考研學霸班級前3名,同時湧現出5間學霸宿舍。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好評,就業率均保持在96%以上。學院畢業生主要在全國各大中型國有企業、世界500強企業等就業,70多年來,已培養畢業生上萬名,為中國造船躍居世界第一,以及國産航母等大型水面和水下艦船、981平台、蛟龍号深潛器等大國重器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院是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單位,江蘇省焊接學會挂靠單位和理事長單位,中國焊接學會“熔焊工藝及設備”“高能束及特種焊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焊接協會教育培訓委副理事長等5個國家學會的副主任委員單位,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材料學術委員會專家委員單位,建有江蘇省現代焊接技術服務中心公共服務平台。堅持以服務社會為己任,助力焊接技術和新材料産業發展。大力開展焊接技能培訓及技術服務,承辦人社部“船舶機器人智能焊接高級研修班”、省船舶電焊工大比武等活動;對接中國船級社、美國/挪威/勞氏等國外船級社、必維(中國)集團等,為船舶制造、壓力容器、電力建設等行業培訓國際焊接工程師、焊接專業證書班、焊接技師等超3500 餘人次。通過提供焊接專業和實驗室咨詢服務,為省内外高校的焊接專業建設提供經驗,并為船舶行業和地方企事業單位的材料和焊接實驗室建設提供專家和技術指導。堅持拓展焊接檢驗與檢測技術服務,為船舶、汽車、石油化工、機械等行業開展各類焊接檢驗與檢測技術服務,包括國内船舶與海工等行業、長三角區域企業300多家。
學院一直注重國際化建設,與巴頓焊接研究所、曼徹斯特大學、東京大學、烏克蘭國立造船大學等保持着經常性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近5年,招收碩士及博士留學生30多名;教師2人次獲美國焊接協會A F Davis Silver Award最高榮譽獎,1人獲美國焊接學會Charles H. Jennings Memorial Award最有價值論文獎,學生3人次獲美國焊接學會國際獎學金;60多名教師和學生出國訪學交流。